7月8日晚,刚参加了第三次全国人民法庭工作会议,又分头赴几个基层法庭参观的10位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最高人民法院的召集下,面对集聚泉城的众多媒体,畅谈如何让人民法庭这扇司法为民之“窗”更明、更亮。
给法院工作点个“赞”
如今,在很多社交网站的信息下面,都有一个大拇指形状的“赞”按钮。如果你对内容表示首肯,那么,就可以直接点这个按钮赞一下。晚上9点多,听完所有代表、委员的发言,记者最大的感受是:他们给法院工作点了很多“赞”。
第一个发言的毕宏生代表,是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院长。他说:“把法庭搬到了边远的山区、搬到了田间地头,真正方便了老百姓。司法改革是为人们服务的,要保证人民的权利、幸福。只有老百姓的问题都被解决得合法、合情、合理,把矛盾化解到基层,整个国家才能和平、祥和。对此,最高人民法院做了大量的工作,应给予积极的评价。”
“周强院长多次提到便民、利民的关键词,提到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我作为一名基层代表,感受很深。”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德州市宝丽洁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焦文玉说,“我们接触的都是社区中发生的一些家长里短,如我们社区发生的一起赡养老人的家庭矛盾,法庭的法官听说了,主动来到这个老人的家,把问题妥善解决了。”接着她又说起另外一起面粉款纠纷,由于面粉厂老板没有及时支付款项,老百姓把面粉厂围了起来,一场群体性冲突马上就要发生,法庭法官赶到现场,做了一天的工作,把矛盾化解了,他们顾不上吃饭,只喝了两瓶水……一口气讲了两个故事后,焦文玉代表感慨地说:“一些老百姓因为官司败诉产生的以为法院办了‘关系案’、‘人情案’的误会、报怨,在司法人员的一张笑脸、一杯热茶中得以缓解,而且一些社会综合治理的事情,社区法庭也在做。这让大家感受到了司法的温度。”
“人民法庭的工作是一个重要的基石,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司法公正是由每一个案件的公正审判累加而成的。”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泰安市泰山民族中学副校长宋文新评价说:“无论是马背上的法庭,还是田间法庭,都能让人民群众体会到司法的力量。”
如何让这扇“窗”更明亮
“人民法庭确实代表了法院的形象,是一个窗口,也是一面镜子,从不同的角度折射出党群关系、干群关系,也折射出法院的整体素质。”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山东琴岛律师事务所主任杨伟程这样给人民法庭“定位”。
的确,人民法庭的工作状态、司法作风给人民群众留下了最直观的印象,是人民法院整体形象的缩影。
“第三次全国人民法庭工作会议全面总结了2006年以来人民法庭工作,研究部署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人民法庭工作。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出席会议并讲话。这表示了中央和最高人民法院高度重视人民法庭的工作。”杨伟程代表认为,要加强人民法庭的基础建设,中央应该加大投入;要进一步提升人民法庭队伍的素质,建设一支过硬的队伍才能把人民法庭的工作做好。
全国政协委员、山东省文联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建议, 在自媒体时代,司法部门要善用新媒体,加大司法公开的力度和广度。在大数据时代,可以通过大数据的采集,形成人民法院判案的数据标准。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德州市政协副主席、致公党德州市委主委马传先结合7月8日下午参观的人民法庭的印象,发现现在法院对诉讼状和证据的要求非常多,这给老百姓主张权利增加了难度,有的老百姓因感觉司法途径费时、费力,而走上了信访的道路,如何破解需要今后认真研究和探讨。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临沂市第一实验小学副校长张淑琴建议,应提高基层法院法官的待遇,落实一些保障机制,进一步拓宽基层法院法官的上升渠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