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3月5日是毛主席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的第51个纪念日。在此,我们刊发一组报道,展示全国各地法院法官以多种形式开展“向雷锋同志学习”活动,以实际行动践行司法为民宗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雷锋故里:法官都是活雷锋
雷锋故乡,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活跃着104名阳光公正、开拓进取、乐于奉献的人民法官,他们穿梭于社区巷里,奔波于田间地头,办好案,做好事,树公正,送温暖。
104名法官,就是104个雷锋。
办好案就是为民做好事
“噼噼啪啪……”2013年12月17日上午,一阵鞭炮声在望城法院前坪响起。十余名老人拿着一面绣有“勤政爱民典范,排忧解难先锋”的锦旗来到法院,要求当面感谢一名雷锋式的好法官。
谁是“雷锋”?从老人们七嘴八舌的描绘中,蔡智猛,一个具备良好职业素养、融融爱民情怀的法官鲜活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这些老人是湖南旺顺科技食品有限公司破产重整案的债权人。2012年,望城法院受理该破产重整案后,民二庭庭长蔡智猛接手此案。然而,案件的处理困难重重:债权种类繁杂,矛盾十分尖锐。债权人中,有40多名老人,他们将养老钱借给公司,哪料公司面临破产。眼看着借出去的钱很可能打了水漂,老人们心急如焚。
蔡智猛带着厚厚的案卷,展开了周密调查。通过22轮次的沟通协调,科学的破产重整方案获得全体债权人高票通过,濒临破产的公司起死回生。
“感谢法官,你们像雷锋一样带来了春天般的温暖。”拿回养老钱的40多名老人紧蹙的眉头舒展开来。
“办好一桩案,就是为老百姓做一件好事。”蔡智猛说,这正是雷锋故里法官们的座右铭。
有纠纷就能连线法官
“补法官,有一起纠纷要麻烦你……”2014年1月21日深夜,接到便民联络员求助电话的望城法院法官补博霖,火速赶往纠纷现场。
冬夜寒气逼人,望城经开区某公司塔吊上,一中年女子情绪激动……中年女子的丈夫是公司员工,一天前在结算工资返回途中意外死亡,家属索赔时与公司发生争执,一语不合,场面失控……
赶到现场的补博霖摇身一变,当起了“首席调解员”。以情明理,以法释疑,成功把中年女子劝下塔吊后,补博霖又趁热打铁,促成纠纷和解。
法官送来“及时雨”,一起群体纠纷得到化解。
自2008年开始,望城法院在全区159个自然村和社区聘请了159名便民联络员,通过培训与指导,使他们成为了优秀的法制宣传员、纠纷化解员。
哪里有纠纷,哪里就有便民联络员的身影,不管在哪里处理纠纷,他们都能及时连线法官。也正是依托便民联络员,望城法院的法官们有了更加广阔的舞台。2013年,他们巡回审判案件100余件,解答便民联络员、老百姓的咨询400余次,诉前调解纠纷200余起。
无私奉献,让温情飞扬
54岁的田某,离异20多年,生活困难,孤苦无依,可命运仍然没有眷顾她,一场交通事故又让她受伤致残。偏偏肇事者李某家徒四壁。2014年1月,眼看着春节来临,田某却依旧挣扎在凄苦中。
当事人的疾苦,法官们时刻记在心上。
2014年1月27日,望城法院院长李才坤来到田某家中,送上8000元执行救助款及大米等过年物资。从田某家走出,李才坤又来到了被执行人李某家中。作为被执行人,李某积极赔偿,无奈家庭困难,拿出3000元赔偿款后再无能力。李才坤勉励李某积极克服困难、分期履行义务,还为李某送去大米等过年物资。
“法律无情,法官有爱。”面对饱含热泪的李某,李才坤语重心长。
情暖当事人,执行时如此,立案和审判时同样如此。雷锋已经成为了温暖的代名词,像雷锋那样奉献,望城法院法官让温情飞扬……
开设假日法庭,在法定节假日、双休日,为打工者、进城经商人员、农忙期间农民等当事人开庭审案;
出台专门规定,对讨薪的农民工、追索赡养费的老人等7类特殊困难群体打官司,一律免交诉讼费;
积极投身“百姓城管”实践,参与文明创建,义务清扫街道,热心公益事业,关爱困难儿童。
家乡法官,个个都是活雷锋。“以雷锋精神塑造道德高地,引领文化建设,约束法官行为,让法官有追求,有灵魂,有形象。”李才坤如是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