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着收获,告别2013,带着憧憬,迎来2014。
借新年第一缕阳光,我们向全国法院33万干警及其家属致以新年的问候!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法院工作和人民司法事业的社会各界人士致以衷心的感谢、诚挚的问候与祝福!
刚刚过去的一年,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经济建设稳中求进;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扎实推进;拍苍蝇、打老虎,把权力关进制度的铁笼!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描绘新蓝图、新愿景、新目标,汇集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绘就路线图,拿出时间表,中国的改革与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
“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所有司法机关都要紧紧围绕这个目标来改进工作,重点解决影响司法公正和制约司法能力的深层次问题。”
一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明确了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基本思路,为人民法院工作指明了方向和道路,成为推动人民法院工作实现新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刚刚过去的一年,人民司法事业大步向前。
最高人民法院新一届党组带领全国法院和广大干警,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工作目标,牢牢把握司法为民公正司法这条主线,方向明思路清,大力推进司法公开,不断提升司法公信,扎扎实实加强和改进工作,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到建设法治中国的伟大实践中去,狠抓执法办案,服务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依法保障民生,推进法院改革,加强队伍建设,举措频出,亮点纷呈,步步登高,好评如潮。
《关于切实践行司法为民大力加强公正司法不断提高司法公信力的若干意见》,被视为最高人民法院新一届党组的“一号文件”,被称为“通往社会公平正义的路线图”。中国司法新气象,彰显建设法治中国的决心和信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深化司法公开,以公开促公正,以公正树公信。
这一年,庭审公开势如潮涌,一个个热点案件:薄熙来案、王书金案、王老吉加多宝案……通过法院微博、中国法院庭审直播网将庭审公诸于众。庭审公开是压力也是动力。越公开,给法院带来的压力越大,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倒逼法院和法官去努力做好。
人民群众关注法院工作,人民法院也以各种方式积极满足和回应群众关切。这一年,最高人民法院官方微博、微信亮相,全国法院官方微博总数达到1120个。小小手机屏,成为司法公开的大窗口。英文版《人民法院工作年度报告》,开启了向国际社会公开审判执行工作、增加工作透明度的新平台。这是最高人民法院的首创,也是新中国64年司法历史的第一次。
这一年,周强院长亲自按下中国裁判文书网开通按钮,全国3000多个法院的裁判文书统一网上公布。这是一项史无前例的浩大工程,也是司法公开的一次革命。
这一年,人民法院司法公开的脚步正一步步坚定地向公众走来,无论在公开内容,还是在公开形式上,人民法院的司法公开都呈现出一派新气象。一幕幕“公开大戏”轮番上演,从尝试到渐成常态,一次比一次开放,一次比一次透明。一系列备受社会关注的举措,点燃了人们对法律的兴趣,也让世人感受到了中国司法从未有过的开放透明力度。
――坚持有错必纠,敢于担当,让公平正义看得到。
这一年,浙江张氏叔侄再审宣告无罪、河南李怀亮重获自由……全国各地法院密集纠正平反多起冤假错案,正义最终得以实现、受害者得到赔偿、责任者受到追究,纠正错案成为推进公正司法、保障人权的正能量。一连串的“旧案”抹去尘封,拨云见日,引发社会强烈关注。有错必纠,维护公正,是人民法院的法律责任。一年间,一批冤假错案的纠正,不仅是各地法院提高司法公信力的真实写照,也是每一起案件当事人合法权益得到维护的具体体现。
要像防范洪水猛兽一样来防范冤假错案。这一年,“疑罪从无”、“非法证据排除”、“禁止刑讯逼供”等司法理念,通过一件件冤假错案的纠正,建立健全防范刑事冤假错案工作机制,在司法实践中得以贯彻确立。
――警钟长鸣,狠抓司法廉洁,以铁的纪律打造铁的队伍。
队伍强才能事业兴,作风硬方能力量恒。这一年,全国法院集中开展廉洁司法教育活动,专项治理违规配置使用公务(警务)用车和违规经商营利等问题、开展会员卡专项清退、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专项检查、纠正节日不正之风等一系列廉洁活动,对违纪违法案件及时查处、通报,决不姑息。法官清正、法院清廉、司法清明,让司法为民公正司法更持久。
――发挥司法职能,服务改革开放大局,勇于责任担当。
一年来,人民法院自觉将工作纳入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之中,按照中央部署推进各项工作,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等扎实进行,推进平安中国、法治建设工作深入开展。人民法院服务大局,就是要重视并发挥好经济社会发展风向标的作用,及时针对审判工作中发现的新情况、新特点、新矛盾,分析原因,提出应对举措。
民生大如天,人民法院依法坚决打击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力克执行难,失信者黑名单生效,短短10天,全国1045名“老赖”,积极主动履行执行义务;为民出重拳,动员部署追索劳动报酬等十大类涉民生案件专项集中执行活动;净化网络空间,“两高”司法解释成为打击网络谣言的重武器,对全方位遏抑网络谣言的浊流恶浪持续发挥强大正能量。
过去一年,是收获的一年,更是突破的一年。周强院长指出,公正司法是人民法院工作永恒的主题、任务和价值追求。载着丰收的喜悦和对中国法治的信心,我们这艘巨轮又将继续前行,它的工作目标依然是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它的航道依然是牢牢把握为司法为民公正司法这条主线。
牢牢把握为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主线,重点在坚持不懈地抓好执法办案第一要务。各级法院要牢牢把握这条主线,将主要时间、主要精力、主要力量、主要资源都用在执法办案上。要突出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融入到执法办案中去,围绕今年经济工作的六大任务,密切关注宏观经济形势发展变化,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中遇到的法律问题,依法妥善审理涉及经济结构调整、环境保护、农村土地改革、城镇房地产开发与建设等方面的各类案件,为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推进新型城镇化提供司法支持和保障。
牢牢把握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主线,关键在坚持践行群众路线上下功夫。群众路线是我党须臾不可丢的根本思想工作路线。人民法院工作坚持群众路线,是践行司法为民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是加强公正司法、提升司法公信力、推动司法工作科学发展的有效途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突出解决实际问题,避免华而不实、纸上谈兵;突出持之以恒、坚持不懈,要总结经验,建立健全干警为民务实清廉的长效机制。
牢牢把握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主线,突破口在不断深化司法改革。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司法改革作出的一系列部署,大胆推进,积极探索,步伐之大,令人振奋。人民法院司法改革面临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要围绕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尽快形成人民法院新一轮司法改革的整体思路,适时出台人民法院“四五”改革纲要。新的一年,司法改革的脚步声越来越近。可以预见,伴随着我们党对法治中国建设认识的深化,司法改革必须从体制改革入手,带动和促进工作机制的改革,以实现司法改革的整体推进,中国的司法改革必将掀开崭新的一页。
一年春华秋实,一年辛勤耕耘。司法的生命和灵魂是公平正义。它体现在每一起个案之中,存在于每一个当事人的感受之中,肩负于每一个法院干警的行动之中。
改革浪潮浩浩荡荡,法治中国日新月异。弘扬法治魂 ,共筑中国梦,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的事业崇高而神圣,我们的责任重大而光荣。
东方醒巨龙,大道晨曦中。面对公平正义的司法目标,倾听法治中国的时代召唤,我们不能有丝毫自满,不能有丝毫懈怠,必须再接再厉、一往无前。惟其艰难,更显勇毅;惟其笃行,弥足珍贵。新年承载新的梦想。2014年,让我们在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紧紧依靠党中央的坚强领导,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牢把握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主线,坚持不懈地加强司法公信建设,推动人民司法事业不断向前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前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