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以前,广西南宁市两级法院共有17个法庭,遍布南宁市各辖区,直接面向广大社区、农村群众。随着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一些偏远地区的人民群众到法院诉讼极为不便,不断有当地群众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呼吁要求恢复重建人民法庭。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南宁市中级人民法院明确在偏远地区恢复7个人民法庭和新建1个人民法庭,这8个法庭辖区共3400多平方公里,人口约74万。法官们在恢复、新建过程中,克服办公条件不足、人员紧缺的困难,一心为民办实事,开展了一系列各具特色的审判工作,让住在偏远地区的人民群众也能享受到及时便捷的诉讼服务。
暂无办公场所,法官依然热情似火
南宁中院正在大力投入恢复、新建8个法庭的基础建设,并从人员、装备、办公、办案等方面给予了倾斜,目前共有4个法庭恢复挂牌办公。由于时间、资金等问题,其余的法庭建设立项、征地、报建手续正有序进行。虽然一些法庭还在装修或是建设中,但法官们都已经开始受理案件,全身心投入到为人民群众的诉讼服务中,充分发挥了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的司法功能。
横县法院南乡法庭辖区面积708.5平方公里,共14.5万人口。该法庭的建设尚未完成,但是法庭的法官们并没有坐等办案,已经主动深入到当事人所在的山村里巡回办案。自今年4月开始受理案件,为当地村民解决诉讼难题。3个月以来受理了48件案件,审结14件,调解率达100%,送上门的司法服务真正惠及了当地百姓。
江南区法院经开区法庭是新建的人民法庭,管辖面积110平方公里,共13万人口,辖区内有美国、德国等外企1000多家。虽然该法庭的办公场所还在建设当中,为更好地维护企业和辖区群众的合法权益,法庭的法官们借用法院机关的一间办公室先行办公,今年6月20日起开始受理案件,至今共34件,其中涉及商品房销售合同纠纷案件30件。因该系列案涉及人数众多,案件影响较大,根据案件主体特殊性和复杂性,庭长多次约谈双方当事人,组织双方庭前质证,以期以个案调撤带动整个系列案的调处,促成当事人双方庭前调解。
为了应对10月1日汽车“三包”新规实施后的实际审判需要,经开区法庭的法官们正在积极探索设立汽车消费巡回庭,借助经济开发区的特殊地域优势,推行汽车消费案件“专案专审”,安排专人负责调处今后涉汽车“三包”新规的纠纷案件,充分发挥新建法庭便民、利民的诉讼功能,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
马山县法院金钗法庭恢复建设的征地问题尚未得到解决,但是面对村民的诉讼需求,已经借用金钗镇政府的一间办公室于今年1月挂牌成立。金钗法庭辖区面积272.2平方公里,共 6万人口。至今共受理案件41件,审结34件,调撤率79.41%。
村民出不来,法官进山村办案
宾阳县法院思陇法庭辖区面积300多平方公里,共11万人口,为解决该区域民事诉讼困难的问题,当地党委在有限的办公场所中腾出两间办公室,作为思陇法庭的恢复办公地点,于去年8月在南宁市率先挂牌恢复办公,在恢复重建法庭新址还在征地的情况下,先行承担起了思陇等五个乡镇的民事审判工作。
该庭位于宾阳县西南地区,四周环山,从法庭驱车到辖区最远的村屯需要2个小时以上,有的乡村还没有通任何公路,需要步行1个小时方能到达,村民们存在着早上开庭来不了、下午开庭回不去的现实问题。为方便山里的群众诉讼,思陇法庭的法官们经常要步行1、2个小时的崎岖山路,到达当事人家里调解或开庭。挂牌成立以来共受理案件123件,民间借贷案件占70%,审结101件,调撤率90.09%,其中当庭审结率达50%,为当地老百姓提供了高效率的优质司法服务。
南乡镇、新福镇,是横县著名的水乡,但因为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山区比较多,很多村屯需要坐船才能抵达。横县法院南乡法庭的法官们常常牺牲休息时间,踩着村民务农休息或午饭、晚饭时间的点,到村民家里,深入村间路旁、田间地头提供最便利的法律服务,让地处偏远的村民们也能感受到公平正义。
今年3月,关某向周某租赁了一辆挖掘机,用于广西黎钦铁路工程建设。4月双方结算,关某欠周某租赁费1.9万元。周某索取债务未果,遂将关某诉讼至横县法院南乡法庭。 考虑到关某为外省人员,对当地地理环境不熟悉,且工地在山村里远离县城,为尽快解决双方纠纷,不影响广西黎钦铁路工程建设进程,覃庭长决定到关某的工地进行调解。5月,覃庭长带着书记员驱车前往飞龙路段黎钦铁路工地进行调解。
“法官不嫌我们这里路上弯多狭窄,亲自到村里的工地给我们解决问题,我没有因为打官司而影响工程进度,真是太贴心了!”关某紧紧握着法官的手表示感谢。
原来,在覃庭长耐心细致的调解工作下,双方当场就达成调解协议并全部履行完毕。周某两个月内就拿到了租赁款,关某也没有因为官司耽误工程建设,法官深入山村工地调解,真正让老百姓感受到了司法的温暖阳光。
坚持以和为贵,守护山村一方平安
山区里村民发生的纠纷一般案值并不大,借款不还,欠务工费,夫妻闹离婚,农作物被压坏,养的牛被别人捡了不还……然而,这些看似不复杂的纠纷对老百姓来说,却是切身利益所在,如果不及时依法解决,还会容易引起群体性矛盾纠纷。新恢复的法庭及时发挥前沿阵地作用,采取电话调解、委托调解、巡回调解等方法,运用民风良俗和群众容易接受的方式化解了基层大量的矛盾纠纷。
“我要起诉离婚。”这是7月25日杨某走进隆安县法院乔建法庭后说的第一句话。离婚案件对法庭来说不算什么稀罕事,但是杨某接下来的那句“再不离婚我会崩溃的”,深深地刺痛着卢庭长的神经。他耐心地倾听杨某的诉说,让她先冷静下来,然后从谈话中厘清矛盾,找出其心结。经过了解,原来杨某怀上第二个小孩时,许某怀疑其感情出轨,对其百般谩骂甚至殴打,让其心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创伤。两人经常因家庭琐事争吵而形成心结,到法庭起诉离婚。了解到双方初中时候就认识,彼此还有很深厚的感情,为了能让濒临破碎的家庭重新走向和睦,卢庭长不厌其烦的从家庭、责任两方面做许某的思想工作,劝他凡事要以事实为依据,美满幸福的家庭要建立在相互理解和信任的基础上。作为丈夫、家长,更应该肩负起双重的责任,为家庭遮风挡雨。法官一个多小时善意的敦敦劝导,说得许某连连点头,思想渐渐有了新的变化,他主动、真诚地向妻子承认了错误,也最终得到了妻子的谅解。夫妻俩手牵着手,微笑地离开了法庭。
山区里这些新恢复的法庭就是这样把老百姓的“小事”都当作“大事”来看,法官们把百姓们当做亲人、朋友,注重从情感入手,切实了解当事人的疾苦,用情感、用法理去化解矛盾纠纷。
“个个商户都拖欠货款,我就要倒闭了”。7月5日,廖某一筹莫展地来到乔建法庭,向卢庭长诉苦。原来,许某拖欠了廖某1万多元的货款,廖某几次找到许某协商,许某均以“手头紧”为由拒绝还款。廖某只能将许某告到法庭。了解案情的基本情况后,卢庭长多次前往许某店里,从许某的角度出发,善意规劝他:“如果不能与廖某达成和解,你的商业信誉将受到影响,会影响销售业绩。”许某从话里听出,法官是在为自己着想,应该相信法官。但他因为其他客户也拖欠他的货款,店铺要运营,手头上没有足够的钱偿还。法庭里,卢庭长背靠背做双方当事人的思想工作。 “通过调解,可以到明年初再全部还清。”卢庭长看出许某有了还款的意思,随即提出调解方案。“这样你每个月还几千,原告那边也放弃了利息请求,你看,行不行得通?” “那行!听法官的!” 随即,卢庭长又从廖某入手,告知许某还款的实际困难,慢慢把还款期限靠拢到原先调解方案确定的时间上。在取得原被告的信任后,双方当事人达成双赢的和解。“感谢卢法官为我们化解矛盾,我们以后还可以继续做生意。”双方当事人在法庭上握手言和时说。
隆安县法院乔建法庭管辖乔建镇、古潭乡、屏山乡3个乡镇,辖区面积592平方公里,共10万人口。自挂牌成立至今仅4个月时间,受理民事案件150件,结案率100%,调撤率100%。
实现息诉止讼,拉近司法与百姓的距离
“真是‘看花容易绣花难’。”搬进山区乡镇后,宾阳县法院思陇法庭的庭长深感恢复法庭工作的不易:“乡镇里群众法律意识较薄弱,刚开始有的村民并不理解法庭是干什么的,经常来我们这里报案。经过我们的释明,村民们终于理解了何为诉讼、如何诉讼,法律知识得到了普及,法院的公信力也得到了提高。”
现在,新恢复的法庭建立起了社会矛盾预警机制,以村委为线,以自然村为点,建立了法官诉调对接联络处,同时加强与司法所、派出所、国土管理所等相关职能部门的联系,构建起诉前调解平台,建立了联合调解机制,提升了诉调对接、息诉止讼的社会效果。
2012年11月,思陇镇平安村委那罗村的村民因场地租金问题,10多个村民扛着锄头、铁锹等工具,阻挠广西丰林矿业公司的施工队进入现场采石,场面非常紧张,集体冲突一触即发。
当地派出所、司法所赶到现场,调解1个多月都没有成功,双方仍然僵持不下。该纠纷涉及合同法律问题,如果再耽误下去,南广高铁项目建设就会受到延误,镇政府遂邀请思陇法庭介入进行诉前调解。
思陇法庭的覃庭长了解到,这次广西丰林矿业公司进驻,所采的花岗岩主要是供给南广高铁项目建设,是当地的重点招商引资项目,涉及标的300多万,如不及时处理,仅会造成群体性冲突,还会耽误南广高铁陈平路段的建设进程。经过多方做思想工作,他还了解到,村民不让施工队进工地现场,并不是对采石有意见,而是因为广西丰林矿业公司的承包方没有解决他们的租金问题。只要谈好租金问题,就不会影响施工队的工程。于是他先做好村民情绪的安抚工作,避免了事态的进一步恶化。并从大局出发,分别给双方讲明利害关系。
今年2月,覃庭长召集承包方和村民代表到施工现场进行调解。承包方当即表示解决村民代表提出的租金问题,广西丰林矿业公司的施工队也顺利进入现场开工,村民阻挠事件得以平息。
“有法庭的法官在场,我们都比较信服。”参与协调的村民小组代表如是说到。因为法庭的及时调解,这起可能引起群体性事件的纠纷在诉前就化干戈为玉帛,为南广高铁建设和当地社会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
“一旦有可能引发群体事件的矛盾纠纷,政府都邀请我们提前介入从源头化解矛盾纠纷,对未能化解的纠纷我们也及时向当地政府反馈或提出司法建议。”覃庭长介绍,法庭的调解工作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取得了当地村民们的信任,至今已经协助镇政府妥善化解了26起涉及山林、水利、邻里矛盾纠纷。
南宁市法院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恢复、新建的法庭以及时、迅速、便捷的司法服务深受当地党委政府及群众的一致好评。当地的老百姓都说:“法庭设在这里太方便了,有纠纷在家门口就可以解决,再也不用跑那么远的路,花那么多的时间和金钱了。” |